一個書法字體的價值、價格、和最終的實付價,這三者之間是很難畫等號的,我們先理一下這三者之間的關系,我們先看一下價值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的,假設一個字一萬元,那么這個字的形成過成是什么樣的,首先這個字肯定是一位水平很高的書家,這一點基本就決定了這個字最少值一萬元,很多知名的書家一個字一萬元很平常的,而且還不是商用,只是收藏,以后能不能升值還是未知數。其次說下這個字的制作是有附加成本的,平均下來一個好的字庫一個字的成本不低于一千元。
價格,是一個隨著市場波動較大的概念,有的字受市場影響較大,可能短期內變得高也可能變得低。但也有個別字體受市場影響小,這是自身因素決定的,有的商家字體質量很高,經濟沒有什么影響,所以也不急著出售,價格就相對較穩。
實附價,這個概念就更為復雜,絕大數買家都是看好了某個字體,也問了好多商家最后才以低于市場價買下。還有另外一個情況,就是先侵權,后經過協商買下的,基本上都是低于市場價。最后一種是先侵權,又不主動協商,最后是法院也調解不成,只能判決,目前的判決基本是平均價,這個判的高低是否合適,也要看這個法官對權利人的書法的市場價格是否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