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時候我們臨一個字經過多次反復的臨摹才能臨得象,這是對字形的不斷校正才能逐步臨得象。可是我們對一個筆畫經過無數次的對著臨卻始終臨得不象呢?這個原因是不得其法,這就是古人說的筆法。
現在有好多書法學習的課本也對每個筆畫的寫法做了大量的描述,并配有圖示,我們就是按著那個課本上的講解和圖示去臨也不能臨得象,這個主要原因是有些動作不是用語言能表達得清楚的,只有你看著老師親自給你示范你才能有所理解,但是你一上手寫卻是寫不出來。
古人都是言傳身教的,現在的老師有幾個真正領悟古人的筆法的呢?所以寫的動作都不一樣,有的動作簡潔筆畫表現漂亮,有的動作繁瑣筆畫表現效果一般。所以我們就按動作簡潔筆畫表現效果好的學習。比如豎畫,欲豎先橫,但是寫起來的過程動作每個人的手法就不一樣,我們就學習那個動作簡潔漂亮的。古人顏真卿和柳公權都是學習歐陽洵的字,可是結果兩個人都自成一派,就是這個道理。